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ldquo;思想家rdquo;的作品中寻求对ldquo;中国传统rdquo;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ldquo;伪个人主义rdquo;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但这非因个性发达、而是因大共同体性亢进所致。它与法家或ldquo;儒表法里rdquo;的传统相连,形成一系列ldquo;伪现代化rdquo;现象。小共同体本位的西方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起步时曾经过ldquo;公民与王权的联盟rdquo;阶段,而中国的现代化则可能要以ldquo;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rdquo;为中介。

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尤其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传统乡土社会,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大解释理论:一为过去数十年意识形态支持的ldquo;租佃关系决定论rdquo;,这一理论把传统农村视为由土地租佃关系决定的地主――佃农两极社会。土地集中、主佃对立被视为农村一切社会关系乃至农村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基础,阶级矛盾也成为阐释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概念。

笔者前已指出(秦晖、苏文,1996),这种解释模式存在着严重问题。而另一种解释模式,我们可称之为ldquo;乡土和谐论rdquo;。它在1949年以前曾与ldquo;租佃关系决定论rdquo;互为论敌,而在这以后由于非学术原因它在消失数十年,改革以后才得以再传承1949年以前学统和引进外部(港台及海外汉学)理论的基础上复兴。然而有趣的是:此时它已不以ldquo;租佃关系决定论rdquo;为论战对手,而成了从ldquo;新保守rdquo;到ldquo;后现代rdquo;的各种观点人士排拒ldquo;西化rdquo;的一种思想武器。这种解释把传统村落视为具有高度价值认同与道德内聚的小共同体,其中的人际关系具有温情脉脉的和谐性质。在此种温情纽带之下的小共同体是高度自治的,国家政权的力量只延伸到县一级,县以下的传统乡村只靠习惯法与伦理来协调,国家很少干预。传统乡村则被认为是家族本位的(并以此有别于ldquo;西方传统rdquo;的个人本位)。儒家学说便是这种现实的反映,它以ldquo;家rdquo;拟ldquo;国rdquo;,实现了家国一体、礼法一体、君父一体、忠孝一体。于是儒家又被视为ldquo;中国文化rdquo;即中国人思维方式及行为规则的体现,它所主张的性善论、教化论、贤人、伦理中心主义等则被看作是中国特色之源。

从这套解释出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引伸:有人从这种ldquo;乡村自治传统rdquo;看到了中国的ldquo;小政府大社会rdquo;和中国传统比西方更ldquo;自由主义rdquo;(盛洪,1996)。有人则相反,从乡土中国小共同体的ldquo;集体主义rdquo;中看到了克服ldquo;西方现代性rdquo;的自由主义之弊的希望,并期待ldquo;乡土中国的重建rdquo;会把人类引入ldquo;后现代rdquo;佳景(甘阳,1994)。有人以根据这种小共同体伦理自治说创作出来的ldquo;山杠爷rdquo;之类形象为论据证明ldquo;西方的rdquo;法治不适用于中国,我们的社会秩序只能指望ldquo;本土文化资源rdquo;培育的伦理权威(朱苏力,1998)。还有人以ldquo;村落传统rdquo;说来解释人民公社,认为ldquo;温情脉脉的自然村落rdquo;是中国传统ldquo;长期延续的关键rdquo;,人民公社制度体现了突破这一传统而走向ldquo;现代化rdquo;的努力,并付出了当然的ldquo;代价rdquo;;但1958年的ldquo;大公社rdquo;对ldquo;村落rdquo;的破坏ldquo;过分rdquo;了,引起了灾难,后来的ldquo;队为基础rdquo;则向ldquo;村落传统rdquo;作出了让步,因而使公社得以正常运作20年云云(张乐天,1998)。

总之,强调村落、家庭(宗族)等小共同体的自治(相对于国家的干预而言)与和谐(相对于内部的分化而言),并将其视为不同于ldquo;异文化rdquo;的华夏文明特性所在,是这些看法的共同点。

应当说,这种ldquo;小共同体本位的传统观rdquo;之复兴有相当的合理性。首先,若与1949年以后的农村体制相比,传统中国国家政权对农村社区生活的控制能力确实弱得多;而与历史上的王朝强盛期相比,小共同体本位论者所集中考察的晚清、又是末世、乱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也未必能达到强盛王朝的水平。其次如果抽象地谈村落、家族的小共同体凝聚力也不是不可以,任何时代人们对自己所在的群体有所依附都是可以设想的。与改革前的ldquo;唯阶级关系论rdquo;相比,如今谈论对家族、村落的认同至少是看到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多样性,这自然是个进步。

但在文化形态论的意义上讲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本位、把它视为区别于异文化的中国特征,并用它来作为解释历史与现实的主要基础,则是很可质疑的。首先,ldquo;乡村和谐论rdquo;比ldquo;租佃关系决定论rdquo;更无法解释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现象,即过去称为ldquo;农村战争rdquo;的周期性超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因为如果传统乡村的内部关系真是那样温情脉脉,而乡村外部的国家权力又只能达到县一级而无法干预乡村生活,那种社会大爆炸怎么可能发生?退一步讲,即便乡村内部关系存在着紧张,如果真是社区自治,国家权力无法涉及,爆炸又怎能突破社区范围而在全国水平上发生?更何况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爆炸通常根本不是在社区内发生然后蔓延扩散到社区外,而是一开始就在ldquo;国家rdquo;与ldquo;民间社会rdquo;之间爆发,然后再向社区渗透的。汉之黄巾ldquo;三十六方同日而起rdquo;至为典型。

历史上但凡小共同体发达的社会,共同体内部矛盾极少能扩展成社会爆炸。在村社、采邑或札德鲁加(家族公社)活跃的前近代欧洲,农民与他们的领主发生的冲突如果在小共同体内不能调解,也只会出现要求国家权力出面调解的现象而不是推翻国家权力(王权)的现象。像英国的Wat Tyler 之变、法国的Jacques 之变这些ldquo;农民起义rdquo;实际上都不过是向国王进行武装而已。村社农民的ldquo;皇权主义rdquo;更是著名。即使在中国,明清之际租佃制最发达而宗族组织也相对更活跃的江南地区频频出现的ldquo;佃变rdquo;、ldquo;奴变rdquo;也多采取向官府的方式,而与北方自耕农及破产自耕农(流民)为主体的改朝换代的ldquo;农民战争rdquo;截然有别。于是地主―佃农矛盾最为突出的这个地区反而成为席卷全国的明末农民战争锋头所不及的ldquo;偏安rdquo;之地。过去人们基于某种理论往往乐于设想:地主与农民发生租佃或土地纠纷,而官府出面支持地主农民,使民间的贫富矛盾膨胀为官民矛盾,于是引发大乱。这种事例当然不是没有(前引的江南佃变即为其例)。但中国历史上更为习见的却是相反:因国家权力横征暴敛、取民无度,或滥兴事业、役民无时,或垄断利源、夺民生计,或吏治败坏、虐民无休而引发官民冲突,而民间贫富态度因之生异:贫苦者穷则思变,有身家者厌乱思安,于是官民冲突扩及民间而引发贫富对立。

并非民间贫富冲突而使官府卷入,而是导致民间贫富冲突。这种中国独有的ldquo;农民战争rdquo;机制是ldquo;租佃关系决定论rdquo;和ldquo;乡村和谐论rdquo;都不能理解的。

法家传统与大同体本位

中国的大一统始于秦,而关于奠定强秦之基的商鞅变法,过去史学界有个标准的论点,即商鞅坏井田、开阡陌而推行了ldquo;土地私有制rdquo;。如今史学界仍坚持此种说法的人怕已不多,因为70年代以来人们从睡虎地出土秦简与青川出土的秦牍中已明确知道秦朝实行的是严格的国家授地制而不是什么ldquo;土地自由买卖rdquo;;而人们从《商君书》、《韩非子》一类文献中也不难发现秦代法家经济政策的目标是ldquo;利出―孔rdquo;的国家垄断,而不是民间的竞争。

然而过去人们的那种印象却也并非仅只空穴来风。法家政策的另一面是反宗法、抑族权、消解小共同体,使皇权能直接延伸到臣民个人而不致受到自治团体之阻碍。因此法家在理论上崇奉性恶论,黜亲情而尚权势,公然宣称ldquo;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rdquo;(《韩非子・备内》)。在实践上则崇刑废德,扬忠抑孝,强制分家,鼓励ldquo;告亲rdquo;,禁止ldquo;容隐rdquo;,不一而足。尤其有趣的是,出土《秦律》中一方面体现了土地国有制,一方面又为反宗法而大倡个人财产权,给人以极ldquo;现代rdquo;的感觉。《秦律》中竟然有关于ldquo;子盗父母rdquo;、ldquo;父盗子rdquo;、ldquo;假父(义父)盗假子rdquo;的条文,并公然称:奴婢偷盗主人的父母,不算偷了主人;丈夫犯法,妻子若告发他,妻子的财产可以不予没收;而若是妻有罪,丈夫告发,则妻子的财产可用于奖励丈夫[1]。即一家之内父女妻可有各自独立的个人财产。于是乎便出现了这样的世风:ldquo;借父■■,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踞;妇姑不相悦,则反唇相讥rdquo;[2]。这里亲情之淡漠,恐怕比据说父亲到儿子家吃饭要付钱的ldquo;西方风俗rdquo;犹有过之!难怪人们会有商鞅推行ldquo;私有制rdquo;的印象了。

然而正是在这种ldquo;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rdquo;的反宗法气氛下,大共同体的汲取能力可以膨胀得漫无边际。秦王朝动员资源的能力实足惊人,2000万人口的国家,北筑长城役使40万人,南戌五岭50万人,修建始皇陵和阿房宫各用(一说共用)70余万人,还有那工程浩大的驰道网、规模惊人的徐福船队hellip;hellip;这当然不是ldquo;国家权力只达到县一级rdquo;所能实现的。

秦开创了大共同体一元化统治和压抑小共同体的法家传统,从小共同体解体导致的ldquo;私有制rdquo;看来似乎十分ldquo;现代rdquo;,但这只是ldquo;伪现代rdquo;。因为这里小共同体的解体并非由公民个利的成长、而是相反地由大共同体的膨胀所至。而大共同体的膨胀既然连小共同体的存在都不容,就更无公民权利生长的余地了。所以这种ldquo;反宗法rdquo;的意义与现代是相反的。宗族文化与族权意识在法家传统下自无从谈起,然而秦人并不因此拥有了公民个利。相反,ldquo;暴秦苛政rdquo;对人性、人的尊严与权利的摧残,比宗族文化兴盛的近代东南地区更厉害。

汉武帝改宗儒学,弘扬礼教,似乎是中国传统的一大转折。然而,ldquo;汉承秦制rdquo;且不说,ldquo;汉承秦法rdquo;尤值得重视。正如瞿同祖先生早已指出:武帝以后之汉法仍依秦统,反宗法的大共同体一元化色彩甚浓。而ldquo;儒家有系统之修改法律则自曹魏始rdquo;(瞿同祖,1981,334页)。由魏而唐,中国的法律发生了个急转弯,以礼入法,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实际上是社会上共同体多元化的反映。宗族兴起,族权坐大,小共同体的兴盛,从魏晋土族一直发展到ldquo;百室合户、千丁共籍rdquo;的宗主督护制。社会精英主流也由秦汉时为皇上六亲不认的法家之吏变成了具有小共同体自治色彩、以ldquo;德高望重rdquo;被地方上举荐的ldquo;孝廉rdquo;、ldquo;贤良方正rdquo;之属,并发展为宗法色彩极浓的门阀士族。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ldquo;表里皆儒rdquo;的时代[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正是一个大一统帝国解体,类似于领主林立的时代。

从北魏废宗主督护而立三长始直到唐宋帝国复兴,中国出现了ldquo;儒表法里rdquo;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大共同体一元化传统,此―传统基本延续到明清。

ldquo;儒表法里rdquo;即在表面上承认多元共同体权威(同等尊崇皇权、族权、父权、绅权等等)而实际上独尊一元化的大共同体,讲的是性善论信的是性恶论,口头的伦理中心主义实际的权力中心主义,表面上是吏的儒化而实质上是儒的吏化。在社会组织上,则是表面上崇尚大家族而实际效果类似ldquo;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rdquo;。

由隋至宋臻于完善的科举制是这一时期ldquo;儒表法里rdquo;的一大制度创新。从科举考试的内容看,它似乎有明显的儒家色彩,然而朱熹这样的大儒却对此制十分不满。其实这一制度本身应当说主要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事实上,更能体现儒家性善论与宗理的选官制度应当是有点贵族色彩的、由道德偶像式的地方元老举荐ldquo;孝廉rdquo;、ldquo;贤良方正rdquo;为官的察举之制――明儒黄宗羲正是主张用这类制度取代科举的。科场的严密防范以人性恶为前提,而识者已指出:设计巧妙的八股程式与其说是道德考试不如说是智力测验。唐太宗的名言ldquo;天下英雄(不是天下贤良!)入吾彀中rdquo;更说明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大一统国家通过ldquo;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一以度量断之rdquo;的法家原则(《管子・任法》),把能人(而非贤人)垄断于掌握之中,它与以耕战之功利择吏的秦法主要是所测之能不同而已。实际上由察举、门阀之制向科考之制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由周之世卿世禄到秦之军功爵制度的一种复制。儒家贵族被废弃并代之以ldquo;冷冰冰的rdquo;科场角逐,无疑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ldquo;法术势rdquo;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

近年来以科举制类比现代文官制度之风甚盛,其实这就像村社传统欠缺时的ldquo;私有制rdquo;在大共同体本位条件下成为一种ldquo;伪现代化rdquo;一样,贵族传统欠缺时的科举制在大共同体本位下也是ldquo;伪现代rdquo;性的。正如识者所云:科举官僚制的发展与其归之为社会上公共事务增多和分工发展的结果,倒不如更直接地理解为统治过度或无谓地分割官僚权任,又要保证一种更为集中的一元化控制秩序的产物。hellip;hellip;这就是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所以始终无法将它嫁接到共和体制上,及其所以在近代与帝制同归于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楼劲、刘光华,1992,3页)。通过科举制实现了表面上吏的儒化和实质上的儒的吏化。近人常把科举制下的乡绅视为社区自治的体现者。实际上科举制以前的地方贵族倒庶几有点自治色彩,后来的乡绅就谈不上了。

这一时期的法律体系仍然保持魏晋以来的礼法合一性质。但维持小共同体的、宗法式的内容逐渐虚化,而维护大共同体的、一元化的内容逐渐实化。成文法形实分离的趋势,从宋律对唐律中过时和无意义的内容(如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方面的内容)也全盘照抄即可见一斑。一些维护大家族、宗族制的律文,如ldquo;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徙三年rdquo;、ldquo;民四十以上无子方听纳妾rdquo;等等,与现实已相去甚远。如果相信律文,中国应当是个典型的大家族社会,但实际上中西人口史、家庭史的资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家庭规模小于西方,更重要的是家庭之上的小共同体纽带更比西方松散。然而如明初朱元璋的《大诰》等文献所显示的那样,那些维护皇权、维护大共同体一元化的律条,却不但名实相符,而且还有法外加酷、越律用刑的发展趋势。

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改宗儒学后,弘扬礼教,褒奖大家族,ldquo;大共同体rdquo;与ldquo;小共同体rdquo;的关系比秦较为和谐。然而实际上法家传统一直存在,由汉到清的统治精神(除了前述魏晋以后一个时期外)仍然是ldquo;大共同体本位rdquo;的,而不是小共同体本位、更不是个人本位的。像古希腊的德莫、古罗马的父权制大家族、中世纪西欧的村社、行会、教区、俄罗斯的米尔等等这类含有自治因素的ldquo;非国家rdquo;社群所享有的地位,在传统中国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