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简介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德国仅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1768年,席勒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

1773年。席勒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

1776年开始,席勒开始发表抒情诗。在军校期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思想。

1777-1781年,席勒完成了剧本《强盗》的创作。1782年,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评价席勒是德国的莎士比亚。

1782-1787年,席勒写出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1787,年,席勒来到魏玛。1788年,席勒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

1787-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文学创作。1795年,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

1796年之后,席勒创作了《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1803)等等。并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

1805年5月9日,席勒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46年的人生之旅。

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是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但是在法国大时期,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认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为建立起完整人性,否定理性或效益对人本身的完整存在的代替,突出并强化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和自由独立性。席勒提出了对人的审美教育思想。

不仅以审美活动来教育人,而且把审美活动作为恢复或实现人的完整存在的基本(惟一)途径,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席勒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达到目的,马克思则主张通过社会和生产的现实活动来达到目的。

席勒式的审美道路却总是表现出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代社会的生活和艺术乃至于神话的眷恋。席勒看到了文化分化的危机,并已认为它的根本性危害是对人性的整体性危害。认为理性必须与感性合作,两者协调作用才能达到人性完整实现的理想境界。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中,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探讨,始终贯穿于他的理论之中,席勒的人性概念与康德的人性概念十分相同。

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仅仅次于歌德,席勒一生中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其被后世所记住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的成就。

首先是席勒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席勒是一位成名比较早的作家,早在1781年席勒22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剧本《强盗》,这部戏演出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

之后席勒又写出了大量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这部作品堪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相媲美。

席勒的《威廉·退尔》将瑞士人民的英雄写的栩栩如生,瑞士人对席勒充满了感激之情,将退尔传说发生地四州湖沿岸的一块极为壮观的巨岩石命名为“席勒石”。

除了戏剧作品之外,席勒还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歌,并创办文学杂志和魏玛歌剧院。

总而言之,在文学创作上席勒的成就是相当高的,因此被称为德国历史上仅次于歌德的文学创作者。

席勒还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创作出了哲学方面的美学专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表达了自己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的抵触情绪,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席勒是一位资产阶级反斗士。席勒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了自己反的思想,《海盗》就是这样一部反的作品,同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更是资产阶级要求、进步的思想的真实体现。

席勒的作品中反映出的思想内容在当时具有非常强烈的先进性,正是因此,所以席勒才得到了进步力量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