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

佛教的功德
福德 (佛教),佛教所讲的功德,主要是以出世间智慧为导向,希求未来证得涅盘;或者是行世间善,造善业得乐报。世间善偏重世间福报,故称福德;若偏重出世间德行,则称功德。
功德也称功德利益、福德;佛教术语,最早来自印度诸宗教共有观念。指福报与德行,一般指善业的回报,现在或未来世在世俗法上的利益与回报,譬如布施钱财、利乐众生,或者造桥铺路,或者为人义诊,这都是世间福德;有今生财宝丰饶者,皆由宿世修诸布施等福德故。也指出世间法趋向涅盘道所积累的福德,如无上正等觉佛陀号称“福慧双足尊”,即福德和智慧皆已达到。
由於佛法的精髓,在於菩提心,因此禅宗认为:功德在於‘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於功德。即是说,功德和福德不是断然分别的,通常所说的两者是相同的含义,而偏重於世间福报者,多说福德,偏重於出世间福报者,则言功德。相传梁武帝曾对达摩祖师自夸,武帝说他一心护持佛法,建寺、抄经、度僧、造像甚多,达摩祖师则认为并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但武帝不能理解。
佛教中的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种均为福德所含摄,只有般若波罗蜜属‘慧’,‘慧’犹如眼‘福德’就像脚,缺一不可,故曰:“六度为盲,般若为导”。对修行人而言福德有多种;如一般的布施财物的福德,有接引眷属进入道场所得的福德,道场中随喜赞叹的福德,过去世与善知识结缘的福德,以及自己在中获得启示的福德,心性调柔所修的福德等等。
又譬如求生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种福业,以累积福德: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依,一皈依佛,不堕地狱;二皈依法,不随恶鬼;三皈依僧,不堕畜生、具足众多戒律、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深相信因缘果报、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行者於利益众生中而得福德,既得福德果报‘衣服、饮食、世间乐具’等,又以之利益众生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光明、无量清净,梵音柔和,无碍解脱等诸佛法,度无量阿僧只众生。涅盘後,碎身舍利,与人供养,久後皆令得道。故言:福德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
道教的功德
功德,在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指的是种种善举所积累的德行福报,大致可分为阴德、阳德两种。华人传统社会里的功德概念最早在《易经》中已可见雏形,在吸收佛教教义中的功德、轮回观後最终成型。
概述
在《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字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素来鼓励行善的美德。俟佛教传入汉地,功德、轮回、转世的观念渐入人心。道教初期没有轮回、功德的观念,在佛教的影响下,以全真道为代表的宗派开始认可功德的观念,并与中华传统社会中的美德相结合,延伸了功德的内涵,并在三教合流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到汉人的宗教信仰中。
在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功德的形式可以有:不杀生、不妄语诳骗、重仁义、不毁费字纸、救济贫困、慎独、见人或动物曝屍横野要帮助收埋、多放生、资助建桥、建学塾、不烧山林等等。在宋元之际的三教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之中,列举了很多善行。[1]在这些善行当中,明面上的,众人都能看见、知晓的,称为阳德;暗地里的,众人看不见、不知晓的,称为阴功、阴德或阴骘
。做各种善举,杜绝各种恶行,就能使天神庇佑,福星高照,灾星远离,近则自己获得福报,远则子孙受到利益。
其中,阴德更为人敬佩,故场善书所推举,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即通篇讲述阴骘。中国的古人认为,人若行善,应该不求回报,自发于至诚之心,如果为求名利,所作阳德,虽为万人夸赞传扬,但会随着名气的增加而抵消,这是将名气也视为所获福报的一部分。而人默默然行善,在小事上不求回报的助人,则更有福德的收成,虽不为人所知,各路神只都会降下福隆。
做功德,从功德的概念延伸而来,在民间主要偏重为亡人积累功德,即冥福,并祈求亡者消除罪业,转世为天神或人等善道。